两轮驱动+三产融合,岐山 “一碗面” 香飘百城
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联合相关媒体和行业组织单位,共同组织实施《乡村振兴赋能计划(2023—2025年)》。本期公益展播聚焦岐山县面食产业发展服务中心,后续还将有100+个优质选题陆续播出。
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联合相关媒体和行业组织单位,共同组织实施《乡村振兴赋能计划(2023—2025年)》。本期公益展播聚焦岐山县面食产业发展服务中心,后续还将有100+个优质选题陆续播出。
4月10日,由县林业局、乡村振兴局、工信和商务局联合主办的“顺昌县林下食药用菌高质量发展会”在幸福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拉开帷幕,来自政府、企业、科研机构的相关人员及网络达人们齐聚于此,共同见证顺昌灵芝产业从传统种植向“大健康+文旅+数字”融合发展的关键跨越。
近年来,邱县把食品产业作为培育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发力点,持续抓招商、上项目、优环境、育产业,形成原材料供应、初加工、深加工、产品研发、企业孵化、检验检测等较为完善的食品产业链,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全国食品工业强县。目前,该县有食品企业204家,形成京系、粤系
近年来,邱县把食品产业作为培育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发力点,持续抓招商、上项目、优环境、育产业,形成原材料供应、初加工、深加工、产品研发、企业孵化、检验检测等较为完善的食品产业链,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全国食品工业强县。目前,该县有食品企业204家,形成京系、粤系
春分后,位于武汉市江夏区的乌龙泉茶山,“江夏碧舫”茶渐渐冒出嫩芽,开始进入采摘期。历史上,这里的茶叶不仅是贡品,更通过“茶马互市”远销西北,成为经济与文化交融的纽带。清明节前,一场名为“龙华三会·初见”的开茶节禅茶雅集,在这里拉开帷幕。“从茶文化,到茶产业、茶
春耕时节,广袤的乡村洋溢着蓬勃生机。在惠阳区永湖镇吊沥村,村民黄兆军踩着松软的田埂,望向刚翻新的土地,准备新一轮的播种。往年清明才结束的慈菇采收季,今年三月就已“清仓”。眼下,慈姑面等深加工产品悄然推出市场。
近日,人民日报社《民生周刊》“两会议事厅”访谈节目邀请全国人大代表、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白云村油菜种植户沈昌健,国家乡村振兴局开发指导司原副司长、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副会长、全国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晓山,河南省豫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、“全国劳动模
3月26日,清晨时分,武夷山脉云雾缭绕,美不胜收。铅山县仙山岭茶园的3000亩生态茶园里,茶农张忠华正带着采茶工采摘今春第一茬嫩芽。“茶园去年改造后,品质提升了,成品茶的市场认可度大幅提高,收购价格整体上涨了三成。”张忠华擦拭着额头的汗珠笑道。近年来,铅山县坚
据统计,2024年全县鹰嘴蜜桃种植面积达8.8万亩,年产值实现21亿元,同比增长30%,其中,核心种植区上坪镇16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20万元,同比增长19.9%。这场以“桃”为媒的改革实践,如何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?笔者深入连平,解码这颗蜜桃背后的产业
近年来,在“百千万工程”的推动下,罗定市太平镇依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——罗定豆豉鸡产业园,以“土特产”为突破口,通过三产深度融合与创新驱动,成功打造了一条集种养、加工、研发、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,成为粤西地区乡村振兴与镇域经济发展的标杆。
连日来,蓝山县塔峰镇和平村小马哥农家小院推出高压粉蒸肉、杂粮排骨、生滚鱼头丸等多款地道土菜,受到食客青睐。农家小院采用附近村民当天凌晨宰杀的土猪肉和清早采摘的蔬菜,定时定点送到餐厅,食材可溯源,上门订餐的市民络绎不绝。
3月27日,记者从秦皇岛市举办的卢龙县2025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谋划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,卢龙县2025年将在粮食安全、特色产业、乡村振兴等方面发力,夯实“三农”工作基础。
江西华浦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坚持治茶以德、兴茶以义、诚信立足、创新致远的服务理念,以品质与责任,守护消费者权益,立志发展成为国家级茶叶生产基地,着力打造三产融合新标杆。
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,便抵达大张庄镇千亩桃园。据了解,大张庄镇是桃产业大镇,鲜桃种植面积达7.4万余亩,涉及35个品种。每年5月到10月,不同品种的桃子相继上市,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采摘品尝,年产值达4亿元。
富碳农业,是指在人工密闭环境中,利用光、气、温、水、肥、种等最佳条件组合,创造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环境,将收集的工业产生的二氧化碳作为气肥大量用于农业生产。年初以来,扎鲁特旗全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,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全新路径,大力推行二氧化碳气肥推广应用
春日的牡丹区高庄镇吕集村,中药材种植基地绿意翻涌,菲德妮服装厂缝纫机声此起彼伏,驴聪聪农场里研学孩童的笑声随风荡漾。这个曾因青壮年流失、集体经济“挂零”的空心村,如今,年集体收入突破60万元,创造500多个就业岗位,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。
近年来,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,返乡创业成为热潮。但部分人对返乡创业存在误解,认为不过是回家种地养殖。事实上,返乡创业的核心在于推动三产融合发展,这才是打开乡村经济发展新局面的关键。
产业兴则乡村兴。近年来,我县以现代农业为突破口,加速推进产业融合发展,构建起“一县一特、一村一品、一乡一业”的特色产业格局。今天,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现代农业如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。
竹根滩镇作为特色农业乡镇,坚持“工业强镇”理念,以“土地流转、集体经济、环境整治”为三大抓手,建立“梯度培育+精准滴灌”机制,聚焦“化工+服装+农业”三大产业链靶向招商,形成“引进一个、带动一批”的雁阵效应。同时,通过“土地流转+品牌培育”双轮驱动,培育出潜江
盐碱地被称为“土壤癌症”,高盐量导致农作物低产甚至无法生长。近年来,扎鲁特旗围绕“向盐碱地要粮,让荒原变良田”的目标,加大盐碱地治理力度,不断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价值,把工程措施、生物措施和化学改良措施有机结合起来,因地制宜、综合治理,不断拓展农业耕地资源,激活